GB 17988-2008《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》是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,主要规范家用和类似用途食具消毒柜的安全、卫生及性能要求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总结:
---
一、适用范围
- 消毒方式:适用于电热、臭氧、紫外线辐射(仅作辅助)及组合型消毒柜。
- 排除范围:仅靠紫外线辐射的消毒柜、医疗用途消毒柜、非食具消毒设备(如毛巾消毒柜)。
---
二、消毒方式分类
1. 电热型:通过高温消毒。
2. 臭氧型:通过臭氧气体消毒。
3. 组合型:两种或以上方式结合(如紫外线+臭氧)。
---
三、消毒等级与技术参数
| 等级 | 消毒对象 | 技术要求 |
|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一星级(*) | 大肠杆菌等细菌 | - 高温:≥100℃,≥15分钟<br>- 臭氧:≥20mg/m³,≥30分钟 |
| 二星级() | 大肠杆菌+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病毒 | - 高温:≥120℃,≥15分钟<br>- 臭氧:≥40mg/m³,≥60分钟 |
---
四、标志与说明
1. 星级标识:消毒柜正面需标注“*”或“”,未达标室需注明用途(如“保洁室”)。
2. 安全警示:
- 高温型:柜门标注“高温,小心烫伤”。
- 臭氧型:强调“关闭门后启动”“泄漏时停止使用”。
- 紫外线型:警示“避免直接暴露”“灯管损坏需专业维修”。
---
五、使用规范
1. 餐具处理:
- 沥干水分后平行摆放,避免叠放。
- 禁止放入不耐高温或易腐蚀的餐具(如塑料)。
2. 操作注意:
- 消毒后需等待10-20分钟再开门(臭氧/紫外线型10分钟,高温型20分钟)。
- 禁止将非食具(如毛巾)放入消毒。
---
六、卫生与安全要求
1. 材料安全:与食具接触的部件需无毒、耐腐蚀。
2. 副产物控制:臭氧泄漏量需符合安全标准。
3. 卫生评价:产品上市前需通过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,消费者可通过全国消毒产品平台查询备案信息。
---
七、其他要点
- 检测方法:参照《消毒技术规范》,需验证消毒效果及安全性。
---
总结:该标准通过分级管理、技术参数限定、安全警示及使用规范,确保消毒柜在杀灭微生物(如大肠杆菌、病毒)的同时,保障用户操作安全,防止臭氧泄漏或高温烫伤风险。消费者选购时应关注星级标识及备案信息,使用中遵循操作规范以保证消毒效果。